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支那是什么意思(日本用“支那”侮辱中国,后来如何消失?)

时间:2024-12-07 08:47:05

1946年6月6日,日本政府发布公告:“往昔通常使用‘支那'二字作为中华民国之国名,今日应改用中国等称号。查‘支那'之称素为中华民国所极度厌恶者……”

从这天起,日本正式取消了对中国的蔑称“支那”。

▲日本以“支那”为名绘制的中国地图


东洋强盗不仅以武力侵华,就连言词上也处处侮辱我们的国家。对当年有血性的中华儿女来说,“支那”是一个带有强烈国耻烙印的称呼,听到便会刺耳锥心。

“支那”一词,有人考证说它是中国古代王朝“秦”的谐音,或是英文China的音译,这一词汇本身原先并无恶意。

甲午战争前,日本一般以“清国”称呼中国,但是在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已有正式国号的情况下,日本人拒不称“中国”却故意选择“支那”一词,这本身就是一种轻侮的态度。

自1912年后,日本国内从官方文件、报刊用语到民间谈话,只以“支那”相称,甚至向北京政府、南京政府递送的外交照会也无视起码的国际礼仪,不称“中华民国”而称“支那”或“支那共和国”。

当中国官方提出抗议时,日本则狡辩“支那”并无轻蔑之意,只是日本的习惯用法。但其实,日本却在自己国内把本州西部区域称为“中国”,所以不肯再对中华大地使用这一称呼。

▲日本投降仪式


对“支那”这种侮辱性的称呼,北洋军阀政府竟忍受下来,国民党当局一度也予以忍受,直到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整整三年后才提出了抗议。可是国民党政权那时候连抗日都不敢,对这种侮辱性称呼的抗议最终也不了了之,日方还是我行我素,蔑华、辱华的心态暴露无遗。

日本使用“支那”一词,还服务于分裂中国的野心。所谓“支那人”的界定,只限于所谓的“中国本部”即长城之内十八省的居民,而对其他地区的人只以“满洲人”“蒙古人”“藏人”等相称,这明显是把中国这一多民族的国家割裂成多块,以利其分别控制。

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上中国领土后,又把“支那”这一辱华称呼强行加给中国人民。

侵华战争,被他们称之为“支那事变”。挑起卢沟桥事变的那伙日军名为“北支那驻屯军”,进攻上海、南京的日本部队称之为“中支那派遣军”,只是中国人出于民族感情,觉得它是国耻标记,才将其翻译为“华北驻屯军”“华中派遣军”。日本在中国其他地方的侵略军,在称谓上也是如此。

直至194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头目冈村宁次投降之际,他的正式称谓头衔还是“支那派遣军总司令官”。

▲日本国内出版的侵华战争宣传画报


很多人不知道,日本天皇在投降诏书中也未提到中国这一正式国名。日文原文写道:

“朕已命帝国政府通告美、英、支、苏四国,接受其联合公告。”

一个战败国在举起手投降的那一刻,居然还对中国以“支”简称,说明其蔑视、傲视中国的习惯已经浸入到骨子里了。

▲日本天皇投降诏书


战败后,由于日本被盟军占领和管制,新闻报道中才开始零星出现“中国政府”“中国军队”之类的称呼,不过“支那”这一用语仍大量沿用。

中国派驻日本的军事代表团发现日本媒体中仍出现“支那”一词,马上以战胜国身份一再要求盟军出面禁止,美国占领当局就此向日本政府发出命令。

这样,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9个多月后,1946年6月6日,日本外务省正式向国内各新闻出版单位发出了《关于避免支那称呼事宜》的通知。

日本官方说:

“鉴于战后该国(中国)代表曾多次正式及非正式要求停止使用该词,故今后不必细问根由,一律不得使用该国所憎恶之名称。”

这个通知,虽然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口气,但“支那”这一令中国人极感屈辱的名词毕竟从此在日本公开出版物中消失了。

“支那”一词在日本被公开禁用,是中国抗日战争获得胜利的成果之一。

不过,这只是日本官方对公开出版物的一种强制要求,战后的中国依然积贫积弱,日本社会各界对中国并没有树立起真正的尊重和敬畏,民间在谈论中国时依然还是习惯性使用“支那”作为通常的称谓。

▲东京审判


“支那”一词得以在日语中消失,关键在于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战后普遍对美国顶礼膜拜的日本人震惊于新中国在朝鲜战争上的表现,日本人通过各种渠道一再看到和听到“中国人”“中共军队”取得胜利的新闻,许多日本人在感叹之余,不能不对一度轻蔑的中国产生了真正的敬佩之感。

由此,“中国”一词,至此才真正成为日本人平时的口头称呼。

不仅在日本本土如此,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捷报传到中国抚顺的日本战犯管理所时,那些一向表示不服的战犯们,也都低下了脑袋表示服罪,并愿意接受新中国的改造。

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让中国人真正在全世界面前扬眉吐气,也让日本人收起了他们的轻蔑之心。

战后,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年轻一代日本人,甚至只有查字典才知道:“支那——系以往对中国的称呼。”

▲抗美援朝宣传画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说,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充满强权和压迫的世界上,不自强就要受人轻侮。在国际关系中,中国的国名在日本居然长期不被使用而且被冠以辱称、蔑称,原因也在于此。

日本人的口中“支那”改成了“中国”,虽然只是一个用词的变化,却是无数军民用八年血战和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换来的结果,也是战后中国在世界上地位变化的一个生动体现。

这段历史激励着中国人,勿忘国耻,永远要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