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

西汉时,将军赵充国被汉宣帝派到西北地区镇压羌人叛乱。赵充国仔细观察形势后,发现叛军虽声势浩大但军心不齐,便决定招抚叛军。
经过他的努力,果然有一万多叛军前来归顺,其他叛军也都有瓦解之势。可就在这时,汉宣帝限期攻灭叛军的命令也到了。
赵充国一下子进退两难。
他很清楚,羌人叛乱跟此前宣帝做出的两个错误决定有关。
最初,他曾提议让酒泉太守辛武贤去西北驻守,宣帝没有同意,改派不懂军事的义渠安国前去驻守,结果匈奴来犯,汉军连吃败仗。
后来,赵充国又向皇帝提出建议,趁西北地区谷子的价钱便宜,先收购三百万石存在仓库里,以备不时之需。可是汉宣帝舍不得花钱,只收购四十万石,义渠安国又浪费了二十万石。
“真是失之毫厘谬(miù)以千里啊!”想及往事,赵充国十分感慨。
左思右想,他还是冒着杀身之祸决定按照自己的原计划走。随后把自己的设想奏报宣帝,得以通过,最终招抚了全部叛军。
思考: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语出《资治通鉴·汉纪》,意思是说极细小的差错,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