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名字】马首是瞻
【成语拼音】mǎ shǒu shì zhān
【成语释义】原义是作战时,士兵依主将的马头决定前进的方向。后比喻毫无主见,服从指挥或跟随他人进退,不敢稍加违背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后人据此典故概括出成语“马首是瞻”。

【成语用法】一般用在“唯”“依”等词的后面,“马首”前常有表示领属的定语。前半部“马首”与介词组合成介词短语,作状语;后半部“是瞻”作谓语,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近义词】唯命是从、如影随形、亦步亦趋
【反义词】众叛亲离、分崩离析、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成语寓意】
春秋时期,诸侯割据。随着秦国的日渐强大,联合抗秦成为各国的选择。诸国军队凑合在一起,浩浩荡荡,貌似强大,但人心不齐。人心齐,泰山移,但如果各怀私心,失败就成为必然。荀偃破釜沉舟的勇气值得肯定,但他忽视了收拢人心。放在如今,在一个团队里,如果带领的人没有本事让人信服,也不会有人跟随,人心齐团体合作的才能发挥到最大效益。

【活学活用】
⒈“今者相与还次云中,马首是瞻,未便西迈,将士之情,莫不解体。”——北齐·魏收《魏书·广阳王传》
⒉“他近一年半以来虽常依大帅之‘马首是瞻’,然而他不是大帅部将,也不会屈居人下。”——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3.“江南的士大夫是中国读书人的领袖,天下的读书人都唯他们马首是瞻。”——现代·郭沫若《南冠草》
4.他虽然是我们的领导,但要分清对错不能马首是瞻,盲目追随。

【成语辨析】
马首是瞻—唯命是从—亦步亦趋
“唯命是从”指有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亦步亦趋”原指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马首是瞻” 与“唯命是从”“亦步亦趋”有别。“马首是瞻”含有褒义,而“唯命是从”“亦步亦趋”多为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