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杜鹃啼血的典故和含义(中国古代传说- 杜鹃啼血)

时间:2024-07-07 19:47:12

古时候,蜀国有一个国王叫杜宇,人称望帝。

望帝是个好皇帝,他勤政爱民,带领人民大事生产,将蜀国建成了一个富饶淳朴的天府之国。

有一只成了精的鳖灵知道了,就对望帝说:“我能赶走那些龙蛇妖怪,也有治水的本领,我帮你重整家园。”

望帝大喜过望,封了鳖灵做丞相,和鳖灵一起赶跑了龙蛇妖怪,将乱石高山凿成了峡道,将滔天洪水引向了大海,治理好了水患。

蜀国又恢复了往日的国泰民安。

望帝见鳖灵本领强大,就将帝位禅让给了鳖灵,封他为从帝,自己则隐居到了西山。

鳖灵做了从帝,一开始还与民为善,慢慢地,却变得独断专行、居功自傲,不再顾念老百姓了。

消息传到西山,望帝听后,十分着急,他决定去劝导从帝。沿途的老百姓也跟着望帝,一起进宫请愿,希望从帝能够悔过改正。

从帝得知望帝带着很多百姓要进宫,以为望帝要收回王位,急忙下令紧闭城门,不让望帝和百姓进城。

望帝无法进城,就靠在城门口痛哭,哭着哭着就变成了一只杜鹃鸟飞进了城。杜鹃鸟往王宫飞去,一边飞,一边喊叫道,“民贵呀!民贵呀!”

从帝听到了杜鹃鸟的叫声,终于醒悟过来,更是愧疚,决定重新做回一个爱护百姓、名副其实的好皇帝。

从此后,望帝变成的杜鹃鸟,就一直叫着“民贵呀,民贵呀”,提醒着后来的帝王要勤政爱民,杜鹃鸟苦苦地叫着,叫出了血,染红了嘴巴,还是彻夜不停。

后人感动于杜鹃鸟努力不息、舍己为民的精神,就立下了“不打杜鹃”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