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后,五毒皆醒,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之后,有五种被称之为“毒”的动物全部都苏醒了,所以端午这天就是五毒日的首日,五月的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这九天贯穿整个五月,所以五月叫毒月。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五种被古人认为是“五毒”的动物。先来看看排名第五的是什么?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影响,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也不尽相同,南方一些地方民俗认为每年夏历五月端午日午时、五毒开始孽生,于是便有了避五毒的习俗。
被排在五毒最后的蟾蜍,也叫蛤蟆(há ma,蟆单独读má),俗称癞蛤蟆、癞猴子、癞刺、癞疙宝。无尾目、蟾蜍科动物的总称,属蟾蜍科的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皮肤粗糙,内有毒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
在中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们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中国紧缺的药材。蟾蜍皮肤布满小孔具有渗透性,外加它们从出生就没有羊膜和壳等结构的保护,致使它们对环境的敏感性要高于其他类群,两栖动物被认为是检测环境变化的风向标。
最常见的蟾蜍是大蟾蜍,蟾蜍一般是指蟾蜍科的300多种蟾蜍,它们分属26个属。白天,大蟾蜍多隐蔽在阴暗的地方,如石下、土洞内或草丛中。傍晚,在池塘、沟沿、河岸、田边、菜园、路边或房屋周围等处活动,尤其雨后常集中于干燥地方捕食各种害虫。大蟾蜍冬季多潜伏在水底淤泥里或烂草里,也有在陆上泥土里越冬的。它不但是捕食害虫的农业卫士,而且集药用、保健、美食于一身,因而被誉为“蟾宝”,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动物

接下来是被人们排在第四的壁虎,从小我们就听到了这个名字,而且也知道它本身是没有毒性的。可在俗语里面,壁虎却成了五毒成员之一,这着实令人很意外。
但能够被古人列入五毒,那肯定是有原因的。壁虎作为有毒动物之一,着实有些冤枉。它之所以令人生畏,那是因为它有进入人耳朵的历史,夏季来临后,很多飞虫都苏醒了,在报道中会出现很多人,就是因为虫子(比如苍蝇)飞进耳朵里,然后令人痛不欲生的案例。
医生建议,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用挖耳瓢去掏,这样只会让它们越来越深入我们的耳朵内部,最后很难处理。应该用菜籽油等滴入耳朵,直接让虫子窒息而死,然后再倒流出来。
壁虎这种动物就是因为有了前科,而古人又没有什么好办法处理,所以就对这种动物有了一种恐惧的心理,直接把它给放进了五毒里面。壁虎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主要有多疣壁虎、蹼趾壁虎、无蹼趾壁虎这三类,它们比较喜欢居住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其他的主要分布在野生环境里。
壁虎在人的居住环境里主要是因为食物和栖息地,蚊子和苍蝇都是它们的最爱。而蚊子苍蝇又喜欢围绕在人类的生活当中,所以它们自然就喜欢来到我们生活的地方。
壁虎还喜欢生活在缝隙里,想让它远离我们的生活可以通过把房子里的缝隙填补好,控制室内的蚊子和苍蝇来逼它们自己离开。

排行第三的是蜈蚣,
它这长相,也难怪会被列入五毒之中,虽然有毒性,但对于人类而言,蜈蚣成为了不可多得的中药来源。蜈蚣呈扁平长条形,长9cm~17cm,宽0.5cm~1cm。全体由22个环节组成,最后一节略细小。头部两节是暗红色,有触角及毒钩各1对;背部棕绿色或墨绿色,有光泽,并有纵棱2条;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自第二节起每体节有脚1对,生于两侧,黄色或红褐色,弯作钩形。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而微咸。蜈蚣的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毒素不强,被蜇后会造成疼痛但不会致命

排名第二的是蛇,这种动物想必不用再多做介绍了吧。滑溜溜的身子,加上弯弯曲曲的行进方式,还有吐着舌头的捕猎方式,加上不同的毒性,简直让人一身鸡皮疙瘩。在地球3000多种蛇中,大约有200种能给人类造成真正的伤害,其中一些更是以体型直接碾压你。即使几率很小,但如果你害怕蛇,那你最好聪明一点。蛇以好斗和攻击人类而闻名,即使是在没有被激怒的情况下。你可能甚至没有时间去思考它,而被咬的一些人就是因为没有时间

即便是这样,蛇也只是排在第二,排在第一的是大名鼎鼎的蝎子。自古就有“毒蝎子”的叫法,即便毒性很大,可遇到了人类,它们也只能出现在中药名录里面,其次就是在食谱里面
蝎子有驱风,镇惊及攻毒的功效,在我们知道的中药方子里,就有多达100余种会出现蝎子的身影。这也从侧面可以看出蝎子的价值所在,但在云南等地,蝎子直接变成了名小吃,那被油炸过的模样,实在令人流口水。蝎子节肢动物门、蛛形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前方有两个像螃蟹一样的大钳子,尾巴尖端上长有带毒钩的尾刺。
蝎子是天生的猎手,每次捕获猎物时,都会用两个大钳子钳住猎物,然后把带有毒液尾刺狠狠刺进猎物的体内,等猎物中毒麻痹昏厥之后,便开始慢慢地享用捕捉到的猎物。
蝎毒和蛇毒中的混合毒素非常相像,包括溶血毒素、出血毒素和神经毒素,主要成分包括肽类物质、酶类物质和蛋白质。蝎毒可以使人剧烈疼痛,惊厥昏迷,呼吸困难和神经麻痹。所以我国也把蝎子并入到五毒之中

一年四季,轮回变换。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难逃节气的控制。端午节之后,这被称之为五毒的动物,已经开始频繁活动。它们本身就毒性,或者是容易对人类造成伤害,所以在日常出行中,要格外注意,不要因为疏忽大意而被毒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