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节气
什么是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为了指导农民农耕种植、调整劳作,我国劳动人民根据太阳的周年运动,通过观察一年中时令、气候和物候的变化规律,将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终于在秦汉时期形成了二十四节气。古人又将每个节气分为三候,每候约为5天。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niàn)一,
下半年是八廿(niàn)三。
二十四节气
- 立春•2月3、4 或 5日
- 雨水•2月18、19 或 20日
- 惊蛰•3月5、6 或 7日
- 春分•3月20 或 21日
- 清明•4月4、5 或 6日
- 谷雨•4月19、20 或 21日
- 立夏•5月5、6 或 7日
- 小满•5月20、21 或 22日
- 芒种•6月5、6 或 7日
- 夏至•6月21 或 22日
- 小暑•7月6、7或 8日
- 大暑•7月22、23 或 24日
- 立秋•8月7、8 或 9日
- 处暑•8月22、23 或 24日
- 白露•9月7、8 或 9日
- 秋分•9月22、23 或 24日
- 寒露•10月7、8 或 9日
- 霜降•10月23 或 24日
- 立冬•11月7 或 8日
- 小雪•11月22 或 23日
- 大雪•12月6、7 或 8日
- 冬至•12月21、22 或 23日
- 小寒•1月5、6 或 7日
- 大寒•1月20 或 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