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太监的选拔和训练也是经历一系列变革。
西汉之前,太监只需噶蛋,但随着时代的演进,尤其是在明清时期,选拔标准更为严格,要求太监进行嘎蛋和噶鸡。这种变化源于皇宫对太监的特殊需求。

首先,太监多由年轻力壮的男子担任,宫女干不来的,需要太监负责宫中一些重体力活。其次,古代女性不得干政,皇帝在处理政务时,尤其是涉及机密和决策时,更倾向于信任男性,男性们不雄起没有势头,所以他们性格稳定,野心减少,更适宜在皇宫中工作。

因此,古代的太监需求量极大。为了招募和选拔合格的太监,朝廷甚至设立了专门的中介机构——“牙行”,为王公贵族招募太监。这些太监在入宫前不仅要进行全噶,还需签署生死状。入职后,每三年还会接受一次检查,以确保他们完全符合要求。

对于全噶的处理,也颇具仪式感。被割下的部分会先用石灰吸干水分,再用大红布包好,装入木盒,悬挂在寺庙的房梁上,寓意着太监的“红布高升”。而当太监退休时,他们需花费不菲的银子赎回这部分,以求死后能留个全尸,这不仅是对太监身份的一种尊重,也体现了古代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