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蓟马用什么能彻底杀死它(蓟马为什么难根除?)

时间:2024-10-15 08:16:33

福寿螺、美国白蛾、红火蚁、草地贪夜蛾,这些外来物种近几年频频登上热搜,由于缺少天敌生物造成短时间内大量繁殖,防治起来困难重重,给我国农业生产安全造成不小压力。有研究数据表明,目前进入我国的外来有害生物已接近700种,农业生产者所熟知并甚为头疼的蓟马也是其中之一。

不同于福寿螺这种体型较大肉眼好识别的有害生物,更不同于已经被改造成舌尖美味的小龙虾,体长通常仅有3毫米左右的蓟马,不但具有彻头彻尾的“害虫”属性,而且还是“狡猾”而难防难治的存在。接下来,为卿画眉说三农就为大家说说在农业生产中,蓟马在各种植保措施的重重火力压制下,仍能上蹿下跳的原因,以及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显微镜下的蓟马

蓟马顽强生存的3大技能

  • 多子多孙

像海里的翻车鱼,也像隔壁的蚜虫,但凡体型小,又没有坚硬铠甲或善飞翅膀等保护及逃逸能力的生物,在残酷生存竞争中,保持物种千秋万代绵延不绝的通用做法,就是提高生育能力,这样即便是遭遇团灭,但只要留下一颗火种也能有朝一日形成燎原之势,蓟马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把这一技能练得炉火纯青。

如果雌雄蓟马金风玉露一相逢,一只雌蓟马单次产卵量可达到120多粒(以西花蓟马为例),不过,在蓟马的世界里,阴性阳衰特别明显,乃至于雄蓟马通常都不容易被找到,没有雄蓟马成全好事,雌蓟马会不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呢?雌蓟马表示毫无压力,没它照样行!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对雄蓟马的嫌弃,雌蓟马已经进化出“孤雌生殖”超能力,而且这种新技能的加持还可以让产卵量加倍,有了这本事,在繁衍生息的问题上,雄蓟马基本就可以哪边凉快哪边待着去了。

豆角花蓟马

不过,蓟马在活动起来的时候,虽然看上去活力满满、精神头十足,但它确是短命的生物,即便是20-30℃这一舒适温度范围内,也很少能存活超过一个月。不过,寿长不足,代数来补,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蓟马一年可繁衍17代左右,差不多每两周就可以繁殖一代,而这里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指温度,能满足这一要素的南方地区以及北方温室里,蓟马可以周年繁衍。

黄瓜叶片上的蓟马

  • 胃口太好

不同于大熊猫钟情于竹子那样贵族逼格的饮食画风,作为万千物种里面渺小又体弱的一员,适者生存的进化规则,塑造了蓟马不挑食,好养活的饮食偏好,不管是大田作物、还是蔬菜、花卉、甚至杂草野菜,都被蓟马纳入食谱,这种多食、杂食特性,能让蓟马在庄稼地里遭受毁灭打击的情况下,仍能在野外环境中保存生力军,并适时卷土重来,这也是蓟马防治过程中让人最恼火的原因之一。

不过,蓟马的食谱虽长,但是在吃的问题上,并不是没有自己的态度,口感细嫩,营养多汁是它在食物问题上的坚守与倔强,因此辣椒、茄子等作物的生长点、嫩叶以及花蕾就成为蓟马钟爱的餐桌,一个是作物植株生长的先遣军,一个是形成果实和产量的大本营,蓟马给农作物丰产丰收造成的麻烦自然不言而喻。

甜瓜花上的蓟马

  • 善于隐蔽

蓟马有畏光特性,在阳光照射强烈的时候,会躲在叶片背面或者花朵里面,等到日落西山夜深人静,就肆无忌惮的开始自己短暂的生命狂欢,然而,这种作息规律与人类活动不匹配的特点,使之具备了较强的隐蔽性,再加上体积小,不宜觉察,对很多生产者来说,如果不留心观察,很可能在蓟马危害的前期,因难觅其踪迹而意识不到潜在的危害,结果常常是等到发现的时候,已处于大规模爆发期,防治起来非常被动。

锉吸式口器的特点决定了被蓟马危害过的叶片或花器、果实,并不会出现菜青虫啃食白菜后留下缺刻那样显眼的痕迹,即便危害较重时,在辣椒、草莓等作物植株上留下可见的形态变化,也由于与病毒病的症状近似而常被误认为是病毒病,并在选用防治药物时出现偏差。

蓟马危害后的豆角植株

有效防治蓟马的3个锦囊

  • 火攻+篮板

在作物收获清地时,将田间残株收拾干净,如果田块周边有野菜、杂草也一并处理,然后集中起来进行焚烧,如果不具备焚烧条件,也可以进行深埋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虫源,为减轻下茬作物生产中的蓟马防治压力奠定基础。

蓟马对蓝颜色情有独钟,利用这种趋向性,可以通过悬挂蓝板进行诱杀,悬挂要注意密度,节约成本和杀虫效果良好的结合点是每亩30-40片,蓝板能不能发挥功效的决定因素是悬挂的位置,应使蓝板尽可能靠近蓟马活动的区域范围,也就是生长点及花器附近。

蓝板诱杀蓟马

  • 打药要讲策略

目前防治蓟马最常用的方式仍然是药剂,适用的农药较为丰富,既包括传统的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以及适用于棚室生产的异丙威烟剂,也包括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农药,不过药剂选择余地虽大,但是只有掌握用药规律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首先要多种药剂交替施用,每种药每生产季最好不用超过两次,其原因是蓟马极易产生抗药性,单一农药频繁施用,效果会越来越差;其次是用药时间要趁早,做到早发现早防治,这样可减少损失,也能减轻防治压力;再次是药剂类型要以内吸性为主;其四是在设施环境下尽可能用烟剂代替药液喷施,因为烟雾弥漫开之后,对整个植株上的蓟马可以做到全方位无死角杀灭,效果彻底,省工省力,而喷施药剂疏漏较多。

藏匿在茄子花里的蓟马

  • 不打药、更彻底的防治方法

蓟马生存能力强悍,但是也有致命弱点。从环境条件上来讲,蓟马喜温暖干燥,气温稳定在23-28℃和空气湿度范围介于40-70%条件下,最为猖獗,而高湿和高温环境却可以有效打击蓟马的气势,从这一点入手,就可以对蓟马开展以棚室为主的局部范围内的毁灭打击。

蓟马危害后的辣椒叶片,与病毒病较为近似

具体做法是在棚室内早春茬蔬菜收获清园之后,将畦沟之间灌满水,待水下渗后用废旧棚膜将整个地块覆盖,然后将大棚膜放下密闭增温,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棚内气温会明显上升,正午前后可以达到45℃以上,高温可以超过60℃,此时地温也会明显提升,在土壤湿度饱和且超过31℃的情况下,清园时落入土壤的蓟马,以及入土化蛹的蓟马,便可以被全部杀灭,这就从根本上扫灭了棚内的蓟马虫源。

这种高温闷棚杀灭蓟马的做法,对残留在土壤中的有害真菌性孢子、蚜虫、线虫等,也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可以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堪称一举多得,而且不需要额外增加投入,也避免了药剂防治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效果也更为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