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韩民国(韩语:대한민국,英语:Republic of Korea,South Korea),简称“韩国”。韩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占朝鲜半岛面积的45%),主体民族为韩民族,通用韩语,总人口约5164万。首都为首尔。
韩国三面环海,西濒临黄海,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日本海,北面隔着三八线非军事区与朝鲜相邻。

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光复取得独立。1948年8月和9月,依北纬38度线,朝鲜半岛南北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1953年7月27日依朝鲜停战协定,朝韩双方停战。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实行了“出口主导型”开发经济战略,创造了被称为“汉江奇迹”的经济高速增长期,并跻身“亚洲四小龙”之一。

韩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APEC、世界贸易组织和东亚峰会的创始成员国,也是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和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成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产业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半导体、电子、汽车、造船、钢铁、化工、机械、纺织、化妆品等产业产量均进入世界前10名。大企业集团在韩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的大企业集团有三星、现代集团、SK集团、LG、浦项制铁、韩华集团等。
2020年3月3日,韩国总统文在寅表示,随着大邱和附近的庆尚北道新冠病毒危机达到顶峰,韩国宣布对新冠病毒“作战”,政府所有机构进入24小时全面戒备状态。

国名由来
韩国国名源于古时朝鲜半岛南部的部落联盟“三韩”(辰韩、马韩、弁韩),在中国东汉、三国时代,三韩的政权即被中原称为“韩国”,如《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中记载:“桓、灵之末,韩濊强盛,郡县不能制,民多流入韩国”。这是朝鲜半岛政权被称为“韩国”的最早记录。此后朝鲜半岛的许多政权虽然不以“韩”为国号,但仍以“韩”或“三韩”作为其别称而沿袭下来。至1897年10月,朝鲜高宗建立大韩帝国,使“韩国”作为朝鲜半岛国家的正式国名而登上历史舞台。1919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中国上海,虽然改变政体,但仍沿用“韩国”的国名。1948年8月15日起朝鲜半岛南部的国名就被定为“大韩民国”,简称韩国。

历史沿革
主词条:朝鲜半岛历史、大韩民国历史
1910年8月,日本迫使大韩帝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
1919年4月11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上海成立。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辗转杭州、嘉兴、镇江、长沙、广州、柳州、綦江等地,于1939年抵达重庆。今天的韩国政府以在上海成立临时政府的1919年作为“大韩民国”开国元年。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美苏军队分别进驻半岛南北部。
1948年8月15日半岛南半部建立大韩民国,李承晚出任首届总统。
1960年李承晚下台,同年8月尹潽善任总统。
1961年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此后长期执政。
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全斗焕发动政变,于1980年出任总统。
1987年韩国修改宪法,实行总统直选,同年卢泰愚当选第13届总统。此后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李明博、朴槿惠和文在寅先后当选第14任至19任总统。

经济
概况
20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起步。70年代以来,持续高速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2年的87美元增至1996年的10548美元,创造了“汉江奇迹”。1996年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同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创始国之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
韩国第二大城市—釜山
产业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造船、汽车、电子、钢铁、纺织等产业产量均进入世界前10名。大企业集团在韩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主要大企业集团有三星、现代汽车、SK、LG等。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韩国经济明显下滑。韩国政府迅速采取包括大规模财政刺激等一系列政策,金融市场全面回暖,实体经济企稳回升,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不断增强,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中率先走出谷底的国家。
韩国第三大城市—仁川
2018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2018年):1.62万亿美元。
人均国民收入(2018年):3.14万美元。
经济增长率(2018年):2.67%。
货币名称:韩元。
汇率:1美元≈1120韩元(实行浮动汇率制)。

工业
韩国2018年工业产值约占GDP的35%,总额约为5688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其中半导体销售额居世界第1位,粗钢产量居世界第6位。
制造业
韩国2018年制造业产值约为4409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
服务业
韩国2017年服务业产值居亚洲第四,在中国、日本、印度之后,居世界第13位,总额约为8089亿美元,约占韩国GDP的54%。
农业
韩国现有耕地面积175.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8%。2018年农业产值(含渔业和林业)占GDP的1.98%,总额约为321亿美元,居世界第20位。
旅游业

韩国旅游业较为发达。近年来,韩政府将旅游业确定为战略产业,积极鼓励和发展旅游业,通过对外宣传“韩流”文化、简化热点旅游地区入境手续、完善国内旅游市场、改善国内旅游硬件设施、提升相关服务水平,吸引国外游客。据韩方统计,2017年访韩外国游客为1334万人次。2018年1月至10月,访韩外国游客为1267万人次。
金融业
韩国的金融业由韩国的中央银行韩国银行和韩国银行金融机构构成。韩国银行作为中央银行负责执行韩国货币政策并发行韩国流通货币韩圆。除韩国银行外,韩国还有数个政策性银行比如产业银行、中小企业银行、水产协会银行等。韩国的主要全国性商业银行包括韩亚银行、国民银行、友利银行、新韩银行等。其中新韩银行创立于1897年,是韩国历史上第一家商业银行,而目前国民银行是韩国最大的银行。
韩国各经济带的差异——NASA2016夜间地球照片
韩国交易所(简称KRX)是韩国唯一的证券交易所,总部设在韩国釜山广域市。2005年由原韩国证券交易所(KSE)、韩国期货交易所(KOFEX)和韩国创业板市场(KOSDAQ)合并而成,其主要指数为韩国综合股价指数。韩国交易所的证券期货及其它衍生产品交易量位居世界首位。2010年,韩国交易所衍生产品合约交易量为37.52亿手,占全世界交易量的16.8%。据世界交易所联盟2008年的统计,韩国创业板市场KOSDAQ的成交量及换手率仅次于美国纳斯达克,其上市公司总市值位居世界第四。

财政金融
2017年韩国财政收支情况(单位:万亿韩元):财政收入375.6万亿韩元,财政支出346.4万亿韩元。截至2018年底,韩国外汇储备约为4037亿美元。
对外贸易
2017年外贸总额10521亿美元,贸易收支顺差953亿美元,增长6.6%。其中,出口5737亿美元,增长15.8%;进口4784亿美元,增长17.8%。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关系,中国、美国、日本是韩国三大主要贸易伙伴国。
主要进口产品有原油、半导体、天然气、石油制品、半导体零部件、钢板、煤炭、通讯器材、电缆等。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及零部件、半导体、有线无线通讯器材、船舶、石油制品、平板液晶显示器、个人电脑、影视器材等。
外国资本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外国直接投资仅占资本流入的一小部分,80年代起韩国逐步放宽外商投资限制。1997年金融危机后,韩加大引进外资力度。
文化
韩国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是源于中国文化。韩国人素以喜爱音乐和舞蹈而著称。韩国现代音乐大致可分为“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两种。民族音乐又可分为“雅乐”和“民俗乐”两种。韩国的舞蹈以民族舞和宫廷舞为中心,多姿多彩。韩国的戏剧起源于古代中国,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剧、曲艺、唱剧、话剧等5类。其中假面具又称“假面舞”,为韩国文化象征,在韩国传统戏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军事

韩国武装力量正式名称“大韩民国国军”。2012年,韩军总兵力为69万,其中陆军56万,海军6.7万,空军6.3万。预备役304万。美国在韩国约有2.8万驻军。 军队的指挥系统分为平时与战时两种体制。平时的指挥架构是由韩国总统担任最高统帅,联合参谋主席辖三军指挥官向总统负责。在战时与驻韩美军并肩作战,美军与韩国部队均由“美韩联军司令部”负责指挥。1953年5月16日签定停战协定后,朝鲜战争结束,南北两韩隔着38度线分治,韩国随即在美国协助下重建,在1980年代后经济获得高度的发展。面对朝鲜军事威胁,韩国也投注庞大资源发展军备。
韩国军事武力的主要任务是国土防卫和特别是防御朝鲜军事威胁,但人道救援和灾害救济亦是其任务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事务,曾在1993年派遣一批工兵部队参加索马里的联合国维和任务,此外,非洲、东帝汶、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亦曾派驻兵力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2017年12月5日,欧盟宣布韩国列入避税天堂黑名单。
韩国实行义务兵役制。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服役期为21个月,空军为24个月,海军为23个月。总统为三军最高统帅。国防部长官郑景斗(2018年9月就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朴汉基(2018年10月就任)。现有总兵力65.5万,其中陆军52.2万,海军6.8万,空军6.5万。预备役304万。2019年国防预算约46.69万亿韩元,较上年增长8.2%。

科技
韩国非常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据韩国科学技术企划评价院(KISTEP)的调查显示,韩国政府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居OECD国家榜首,预算规模排名第六。
韩国的资讯科技产业多年来一直执业界之牛耳,制造业与科技产业发达,除高速互联网服务闻名世界外,内存、液晶显示器及等离子显示屏等平面显示装置和移动电话都在世界市场中具领导地位。
网络通讯
早在金大中政府时期,韩国就把发展以宽带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提升为国家战略。从1999年开始,韩国定期提出发展宽带的政策。韩国已是世界上网络通讯发达的国家之一,网速全球最快,宽带普及率世界第一。美国《财富》2011年报道说,2010年韩国网速每秒流量为14Mbps,是全球平均网速(1.9Mbps)的约7倍,而美国50个州中网速最快的特拉华州(7.1Mbps)也只有韩国的一半水平,证明韩国在网络硬件环境方面的领先地位。

韩国是OECD成员中首个无线宽带普及率达到100%的国家。2013年6月,在距离4G网络商用还不足两年时间,新一代LTE-A网络开始在韩国商用,使韩国移动网络进入4.5G时代。2013年5月12日,三星电子宣布已率先开发出基于5G核心技术的移动传输网络,使韩国5G技术上也占得先机。2013年,韩国政府宣布实施“吉咖韩国”战略。该战略计划到2020年使韩国无线宽带传输速度达到每秒1吉咖字节以上。
韩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政府数字化。续政府1.0版(单纯提供信息)和2.0版(限制性的公开和参与)后,朴槿惠政府提出了实现政府3.0版本的目标。政府3.0版是通过移动技术和大数据为国民提供差异化一对多的行政服务,使社会民主化得到更深的提高。朴槿惠指出,政府3.0时代不仅仅意味着政府信息的公开,而意味着政府工作从过去以国家为中心的工作方式向以国民为本的工作理念的全面转型。
航天业
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是韩国从事航天科研的主要机构。1992年8月11日,韩国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韩国星1号”进入太阳同步轨道,成为世界航天俱乐部的第22个成员。自1992年起,韩国至今已连续成功开发了8颗人造卫星。出于防止朝鲜半岛军备竞赛的考虑,韩国的盟友美国长期以来一直试图阻止韩国发展自主的导弹和火箭技术。因此韩国与俄国合作发展航天技术。2008年4月,俄国成功将韩国首位宇航员李素妍送至国际空间站。 2013年1月,经过两次失败后,韩国与俄国共同研制的罗老号运载火箭成功将科学卫星送至指定轨道,使韩国成为世界上第10个能发射卫星的国家。

韩国首架国产超音速战斗机“制空号”(F-5E/F)由大韩航空研制,于1982年9月9日首飞成功。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的航空产业也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9年7月,韩国首次研制出国产运输直升机“Surion”。2011年,首次开发出“无人智能飞机”。同年5月,韩国航空宇宙产业基于T-50超音速教练机研制的轻型攻击机FA-50首飞成功。T-50超音速教练机出口至印度尼西亚,也使韩国成为世界上第六个出口超音速飞机的国家。
机器人
由于韩国人力资源的短缺,机器人的发展在韩国非常受重视。韩国政府计划在2018年以前,使韩国成为世界三大机器人强国之一。2010年韩国公布了《服务型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将服务型机器人列为发展的重点,韩国政府还计划到2020年前使机器人的普及率在韩国达到一户一个。在韩国政府的大力扶植下,机器人飞行员、机器人狱警、机器人教师等纷纷在韩国问世。
韩国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居世界第三位。截至2013年,韩国制造业机器人出厂台数已排名世界第4位。韩国在纳米级搬运机器人系统和高密度革新制造工程用机器人领域已经掌握了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2013年,韩国全南大学细菌机器人研究所研发出世界上首个可治疗癌症的纳米机器人(“体内医生”),可对大肠癌、乳腺癌、胃癌和肝癌等高发性癌症进行诊断和治疗。韩国现代机器人、罗普伺达机器人、东部机器人、斗星机器人和阿尔帕机器人是韩国目前最具影响力的五大机器人厂商,其中现代机器人在韩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

生物技术
早在1983年,韩国就颁布实施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物技术促进法案》。在过去的几十年内,韩国先后出台和启动了“国家研究实验室(NAL)计划”(1999年)、“21世纪前沿研发项目”(2000年)、“Bio-Star计划”(2003年)、“促进生物产业,新药研发,器官工程和生物芯片发展项目”(2003年)等支持生物科技发展的计划和项目。据统计,自1994年以来韩国政府对生物技术的投资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累计投资达到4.3万亿韩元。
生物医药是韩国生物技术领域最重要的构成,韩国60%左右的生物技术公司为生物制药企业。2003年,Factive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可,成为韩国第一个获得国际认可的新药。此后,随着诸多新药研发成功并投入生产,韩国已经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药。韩国的发酵科技是韩国生物技术中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领域,涉及氨基酸、酶制剂、抗生素等多个产业。其中氨基酸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达20%。2005年首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从辛辣甘蓝泡菜中成功提取了一种可以治疗禽流感和其他鸡的疾病的发酵芽胞杆菌。为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韩国非常重视生物柴油的发展。2004年10月,韩国修订了《石油及石油替代燃料事业法》并制定了生物柴油质量标准。韩国实施较严格的生物燃料和燃料效率规定。在生物制品方面,韩国自主研发的生物制品已经从最初的功能性食品逐渐转变为生物医药类和生物诊疗类制品,拥有一批自主研发世界品牌。另外,首尔大学已于2005年和2007年成功克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狗史纳比和两只濒危物种的狼。
教育

1953年起实行小学六年制义务教育,从1993年起普及初中三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机构80%为私立。2019年教育预算约75.2万亿韩元,较上年增长10.2%。
全国各类学校(公立、私立)近2万所,学生1100多万人,教师50多万人。著名大学有S.K.Y.联盟三所高校,即首尔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等。
韩国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全国各类大专院校数以千计。国立首尔大学是一所的综合类院校,和延世大学、高丽大学并称韩国S.K.Y.,寓意撑起韩国高等教育的一片天;另外,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浦项工科大学和成均馆大学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