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这个便宜好东西,隔三差五吃一次,帮助补钾控三高,味道尤其鲜~

时间:2024-12-26 09:16:39

转眼小寒已过,大寒将至,天气渐冷~这个时候,身体最容易受到寒气入侵,需要及时补充一些营养为身体储藏精气。


我国既是竹子之乡,又是美食大国,早把这种植物吃出了千般花样:嫩芽(竹笋)能吃,果实能吃,连寄生之物也能吃!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托身于竹子之上,被誉为“菌中皇后”的竹荪。


又白又嫩赛人参


竹荪,也叫竹笙、竹参,其实是一种菌菇类,长在竹子的根部,因为菌柄顶端有一圈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所以也被称为“雪裙仙子”。


它的滋味鲜美,香味浓郁,自古就被列为“草八珍”之一,更重要的是它营养价值还特别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山珍美味。


中医认为竹荪补气补益,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竹荪是一种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的食材,氨基酸达16种之多,还富含钾元素、维生素、矿物质。有助于防治血栓、预防心血管疾病,适合三高、人胖人群食用。


1、调压强心脏


竹荪是高钾食物,每100克含钾11882毫克,是香蕉的42倍、口蘑的3倍!钾元素可促进钠从尿液中排泄,并对血管的损伤有防护作用。


而且,竹荪中的镁和钙相互作用,可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血压。


2、润肺化痰


竹荪性凉、味甘,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益气养血的作用。



同时,竹荪颜色又黄又白,而白色入肺,黄色入脾,总的来说偏于补肺,有健脾润肺、止咳的作用,冬天吃缓解肺虚热咳,尤其适合初秋后嗓子痒、痛,口干舌燥,咳嗽等人食用。


3、增强免疫


竹荪富含活性多糖,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冬季流感多发,吃点它正合适。它还能抵制肿瘤细胞侵袭,中西医都认为它有预防肿瘤的功效。


另外,每100克竹荪蛋白质含量17.6克,比鸡蛋还高,是豆腐的2.6倍(含量6.6克)。它还是0胆固醇的食材,很适合三高人群食用。


4、通便清肠


每100克竹荪纤维含量高达46.8克,是韭菜的19.3倍,南瓜的58倍(含量0.8克)!它能解油腻助消化,去除腹壁脂肪,帮助中老年人排便更顺畅。



5、养肝降脂


竹荪有保护肝脏、减少腰部脂肪的作用,是餐桌上的“刮油”能手 。另外,它还可辅助降血压、降血脂。


味美营养高


都说“秋食野菌冬喝汤”,在1月寒冬之际,来上一碗滋补的菌菇汤再好不过了。


竹荪乌鸡汤


材料:乌鸡半只,竹荪5朵


做法:竹荪浸泡半小时,将乌鸡洗净切块,凉水下锅,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锅中加入姜、葱,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1小时左右至鸡块软烂。放入竹荪,继续煲10分钟,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作用:此方为补气养阴的经典名方,适用于盗汗、口干口渴、干咳少痰等症状。


竹荪山药排骨汤


材料:排骨500克,山药1根,竹荪4~5朵


做法:排骨洗净焯水,山药去皮切块,竹荪泡水。将山药、排骨和生姜放入锅中,大火煮开,转小火慢炖1小时左右;再加入竹荪,继续炖半小时,出锅前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竹荪虾滑煲


材料:竹荪6朵g、虾滑1袋、高汤


做法:将虾滑灌入泡好的竹荪中。将高汤煮开,放入竹荪虾滑。煮开后,再煮10来分钟,虾滑煮好即可。


如何挑选干竹荪:


① 看颜色:挑选干竹荪时,要选颜色偏黄的(干竹荪经过晾晒后会产生氧化,表皮发黄属于正常现象,颜色过白的可能是用硫磺熏过的劣质竹荪);


② 看手感:挑选完全脱水的干竹荪,品质较好;


③ 闻味道:自然醇香、味道清甜的品质较好,闻起来若是味道刺鼻,则不宜选购。



如何保存干竹荪:保持干燥,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这事要注意


1、用清水泡发30分钟,再去掉竹荪的底部和伞盖。(这两个地方会残留较多的菌液,让人觉得竹荪有股怪味,所以烹煮前,要把底部和伞盖这两个部位去除。)最后用生粉轻轻抓揉,去除里面的沙子。


2、另外,浸泡的过程中加入加盐,可以更好去除竹荪的菌菇异味,还能将里面的杂质泡出来。


3、竹荪性凉,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