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助残日
今年的5月19日,是第三十四个全国助残日,每年一次的"全国助残日"活动,形成了强劲的声势和规模,为众多残疾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扶持,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意义广泛而深远 。
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成为减灾救灾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灾害的发生无法预料,因此强化残疾人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其火灾防险自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
残疾人朋友遇到火灾
应该如何逃生呢?
在日常生活中
又应掌握何种消防知识呢?
火灾逃生
一、使用家中配备的逃生器材
残疾人朋友在家中可配备防烟逃生面罩、应急手电等应急物品。如遭遇险情或者火灾,第一时间佩戴防烟逃生面罩,如果因移动不便无法及时逃生,也可为救援争取时间。
二、掌握最近最方便的逃生路线
残疾人朋友平时应注意观察或询问所处场所或房间的具体位置及最近最方便的逃生通道位置。如发生险情可第一时间(在他人的协助下)进行逃生。
三、冷静应对突发事件
遇到火灾和烟雾时,不要惊慌,不要乱跑动,不要深呼吸和大口吸气,要迅速从地面上低于烟尘的地方爬到可以呼吸新鲜空气的地方,并迅速逃离危险区域。如果一时难以逃离危险区域,要在较为安全的房间(尤其是卫生间)等待救援,千万不可盲目跳楼。
“四招”自救法
01信息传递法
残疾人朋友,平时在手机里应当设置两个以上紧急求救电话,发生火灾后,可以利用手机中的紧急求助电话呼救。
02响声呼救法
可以购买一面铜锣,平时先和周边邻居打好招呼,如果听到锣声就表示家里发生了险情,以便救援人员及时赶过来。
03面罩保护法
残疾人朋友平时可以在自己的床边放一副火场逃生面罩。如果发生险情或者火灾,及时戴上火场逃生面罩,便可为救援提供一些时间。
04水桶急救法
在床边放置备用的水,如果发生了火灾,火势在向身边蔓延的时候,可以利用水桶里的水浇湿被子,阻止火势向床上蔓延;还可将床单浸湿捂住口鼻,避免窒息。
安全知识必备
1、在家中配备必要的逃生器材。残疾人群体在家中可配备防烟逃生面罩、应急手电等。如果遭遇险情或者火灾,第一时间佩戴防烟逃生面罩,如在暗处可用手电标识位置,这对因移动不便无法及时逃生的群体,争取救援时间尤为重要。
2、掌握最近最方便的逃生路线。残疾人群平时应注意观察或向人询问所处场所或房间的具体位置及最近最方便到达的逃生通道位置。如发生险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第一时间(在他人的协助下)进行逃生。
3、冷静应对突发事件等待救援。遇到火灾和烟雾时,不要惊慌,不要乱跑动,不要深呼吸和大口吸气,要迅速在地面上低于烟尘的地方爬到可以呼吸新鲜空气的地方,并迅速逃离危险区域。如果一时难以逃离危险区域,要在较为安全的房间(尤其是卫生间)等待救援,千万不可盲目跳楼。
如何发出求救信号
弱势群体中,有的残疾人可能丧失了语言功能,可采取如下方法求救:
1、可以吹哨子或猛击面盆、饭盒、茶缸等,向周围发出求救信号。
2、可以用手电筒、镜子反射光等方法,向人们发出求救信号。每分钟闪6次,然后再停顿1分钟,不断重复。
3、被大火困在楼上时,可采用抛掷软物求救的方法,可向下抛掷毛巾、手套、手绢、碎纸屑等物,向地面发出求救信号。
4、如果在野外遇险,夜间可点燃干柴,白天可点燃干草、树叶,使其冒烟,以引起别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