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济南是副省级城市、山东省省会城市,别称泉城、齐州、泺邑,位于山东省中西部,黄河下游。济南市依山(泰山)傍水(黄河),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其辖区形似“人”字形,与周边的河南省、河北省都是仅一地之隔,又因商河一带深入渤海湾腹地,使得济南成为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
济南地势南高北低,处于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因其独特地形地质构造,使得济南泉水众多,据统计济南有大小733个天然泉,是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雨后的济南可以套用一句古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来形容这壮丽的美景。

济南因古济水得名,这是一条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市的河流,在流经巨野泽后,经济南北境向东注入渤海,因此得名济南,这条河流后来被黄河所夺,在唐末逐渐断流。汉景帝时曾置济南国,后被废为郡驻地迁往历城,东汉时曹操曾任济南相为民除害,为其后来招募骁勇善战的青州兵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北宋末年称济南府,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明清时期随着山东省治由青州迁往济南府,济南正式成为山东的核心区域。济南下辖10个区(历下区、历城区、市中区、槐萌区、天桥区、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区、莱芜区、钢城区)、2个县(平阴县、商河县),总面积10244.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43.7万,2023年GDP总量12757.4亿元(有5个区超过千亿规模,商河县是济南经济相对滞后的县份)。
济南不仅有数不尽的泉眼和千佛山、大明湖,还是美食的天堂,是鲁菜的发祥地、是东阿镇阿胶的发源地,有中国纬度最高的产茶区之一的长清茶,有“世界葱王”的章丘大葱,有中国刺绣史上记载最早的绣种之一的鲁绣,有清代进贡乾隆皇帝的龙山小米。济南从古至今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一靠河运,金朝时在城北开凿了小清河直通渤海,实现了海运河运并进的边界交通,使得济南并不像京杭大运河的城市,随着运河河道堵塞商业迅速没落;二靠铁路,近代随着津浦铁路(京沪铁路前身)、胶济铁路的铺设,使得济南一跃成为连接华东与华北的门户,是连接华东、华北和中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济南历史上名人众多,如“兼爱非攻”的墨子,力劝刘邦定都关中的谋士娄敬,隋唐时代的秦琼、罗士信,两宋时期的词人李清照、辛弃疾,元朝时心系百姓的张养浩。此外还有众多名人雅士游历、求学于此,有“济南名士多”的赞誉。

历下区
济南市府驻地,下辖13个街道,总面积100.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2万,2023年GDP总量2446.9亿元。历下区位于济南市中部,三面被历城区环绕,地势南高北低,东泺河、柳行河、全福河、大辛河等贯穿全境,属低山丘陵、平原地貌,有磁铁矿分布,旅游资源丰富。与历城区、市中区、天桥区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胶济铁路)

历下区因历山(千佛山)得名,据说舜帝躬耕于历山之下,因此取名历下。大诗人杜甫曾游历于此留下“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总结性诗句。秦朝时为历下邑,两汉魏晋时为历城县、济南郡的治所,明清时期为山东、济南府的治所。1951年为济南市第一区,1955年改称历下区。
主要景点:佛山、燕子山、佛慧山、龙洞山、五顶茂陵山、趵突泉群、黑虎泉群、珍珠泉群、大明湖、百花洲、护城河、芙蓉街、曲水亭街、后宰门街、王府池子、将军庙街、贡院墙根街、鞭指巷、老舍故居
历城区
下辖19个街道(有3个街道属于代管),总面积1298.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2.54万(户籍人口75.06万,是典型的外向型城区),2023年GDP总量1327.8亿元。历城区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秦琼的故乡,地处济南市中段,辖区呈扇形状、南依泰山北临黄河,地势南高北低,属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平原交接地带,石料岩石资源丰富。与市中区、历下区、天桥区、济阳区、章丘区、岱岳区(泰安市)、长清区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石济高铁、济青高铁、济莱高铁、济滨高铁、济枣高铁、胶济铁路、津浦铁路)公路(京沪高速、青银高速、济泰高速、绕城高速、104国道)机场(济南遥墙国际机场4E级)

历城区原为济南郊区,因千佛山得名,西汉始置历城县,西晋时为济南郡治所,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皇帝朱温为避讳其父亲称谓,曾将历城县改称历山县,后唐时改回历城县。解放后划属泰安专区,1958年改属济南市,1987年撤销历城县和济南市郊区,设立济南市历城区。
主要景点:四门塔、千佛崖、华阳宫
特产和民俗:历城核桃、红荷包杏
市中区
下辖17个街道,总面积281.49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1.3万,2023年GDP总量1350.4亿元。市中区是济南市中心城区,位于泰山山地北麓,三面环山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山区地带泉眼较多,有大量的矿石资源分布。与槐萌区、天桥区、历下区、历城区、长清区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郑济高铁、胶济铁路)公路(绕城高速、104国道)

市中区为济南古城,古属历城县管辖。1929年济南设市,为城外三区,1955年改称市中区,后来多次改名,在1960年、1973年又复称市中区。
主要景点:英雄山、佛峪景区、登州泉、双桃泉、西密脂泉、南大寺
槐荫区
下辖16个街道,总面积151.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7万,2023年GDP总量801.8亿元。槐萌区位于济南市区西部、黄河南岸,也称西郊。为鲁中山区与鲁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平坦,建筑石材比较丰富。与天桥区、历下区、市中区、长清区、齐河县(德州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京沪高铁、胶济客专、石济高铁、济郑高铁、邯济铁路)公路(绕城高速、220国道)

槐萌区古为南大槐树村庄一带,起到为济南城区抵御风沙的功能,明朝万历年间因庄内多古槐改称大槐树庄,清末济南随着铁路的铺设商埠发展迅速,槐萌开始有了街巷。济南设市后为第六区,1955年改为槐萌区。
主要景点:腊山、济南森林公园、济西湿地、匡山、济南商埠区、祝阿古城遗址、云遮寺、五里牌坊
特产和民俗:饮马高跷、西郊盖韭
天桥区
下辖15个街道,总面积258.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94万,2023年GDP总量765.6亿元。天桥区位于位于济南市中北部,地跨黄河两岸,鹊山水库坐落于此,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集散地。与济阳区、历城区、历下区、市中区、槐萌区、齐河县(德州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京沪高铁、石济高铁、胶济铁路、邯济铁路、济南铁路)公路(济广高速、绕城高速、104/308/309国道)

天桥区是伴随着津浦铁路(京沪铁路前身)而兴的城区,是近代济南工业的发源地和济南老工业区,数条铁路在此交汇,1955年因辖区有横跨津浦、胶济铁路的天桥,第四区改称为天桥区。
主要景点:扁鹊墓、张养浩墓、关帝庙、泺口黄河大坝碑刻、胶济车站旧址、东元盛染坊旧址、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五龙潭公园
特产和民俗:侯氏社火脸谱、四蟹灯、甜沫唐、汇极拳
长清区
下辖8个街道、2个镇,总面积1178.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4.4万,2023年GDP总量400.4亿元。长清区位于济南市西南部、黄河右岸、泰山西北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大沙河、北大沙河、玉符河和清水沟贯穿全境,属低山丘陵、冲积平原地貌,花岗岩储量极为丰富。属四市交汇地带,与槐萌区、市中区、历城区、泰山区(泰安市)、岱岳区(泰安市)、肥城市(泰安市)、东阿县(聊城市)、齐河县(德州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济郑高铁、京沪铁路)公路(京台高速、济微高速、济广高速、济南都市圈环线高速)

长清区取古老的齐长城和清水河各一字得名,秦朝时为卢县,南北朝时为太原县(后毁于战火),隋朝时在太原县旧址上设立长清镇,不久升格为长清县,宋、金时期分属济南府、东平府,元朝时划入泰安州,明清时期属济南府。1950年长清县与河西县合并统称长清县,隶属于泰安专区,1958年并入济南市,1961年划属泰安地区,1978年复划归济南市,2001年改为长清区。
主要景点:灵岩寺、孝堂山、明德王墓、汉济北王墓、齐长城遗址
特产和民俗:马山栝楼、长清茶、灵岩御菊、长清大素包
章丘区
下辖17个街道、1个镇,总面积17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9.5万,2023年GDP总量1165.1亿元。章丘区位于济南市东部中段,介于泰山山脉、黄河之间,地势南高北低,山地、丘陵、平原地貌分布相当,境内支流水库较多,有白云湖坐落于此,矿产资源种类多样,章丘铁锅更是闻名全国。属四市交汇地带,与历城区、济阳区、邹平市(滨州市)、周村区(淄博市)、淄川区(淄博市)、莱芜区、岱岳区(泰安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胶济铁路、济莱高铁、济青高铁)公路(京沪高速、青银高速、济高高速、庆章高速、绕城高速)

章丘古为阳丘,后并入东朝阳县,南北朝时为朝阳县(后被废),北齐时在回军镇设高唐县,隋朝时因与博州的高唐重名,便以县北山章丘为名称章丘县,之后划入济南府管辖。1950年划归淄博专区,1953年划归泰安专区,1958年属济南市,1961年又划归泰安专区,1979年划回济南市,1992年成为县级市,2016年改为章丘区。
主要景点:兴国寺、危山兵马俑、洛庄汉王陵、东平陵故城、三王峪、东八井九鼎山、七星台、墨泉、赵八洞石刻造像
特产和民俗:刁镇周拉扒鸡、章丘大葱、明水香米、龙山水豆腐、铁锅
济阳区
下辖8个街道、2个镇,总面积10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08万,2023年GDP总量268.5亿元。济阳区位于济南市北部、黄河左岸,徒骇河、土马河贯穿全境,属冲积平原地貌,是胜利油田新开发区,资源丰富。属三市交汇地带,与商河县、惠民县(滨州市)、邹平市(滨州市)、章丘区、历城区、天桥区、齐河县(德州市)、临邑县(德州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公路(京沪高速、东吕高速、环线高速、104/220国道)

济阳因位于古济水之北得名,原属临邑、章丘两县,金灭北宋后,当时的济南知府刘豫将济南献给金国,成为金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并割章丘、临邑二县各一部辖区组建济阳县。建国后划属德州专区,1956年改属惠民专区,1958年并入临邑县属聊城专区,1960年改属淄博专区,1961年分治后划属德州专区,1990年划归济南市,2018年改为济阳区。
主要景点:澄波湖、周氏庄园、土马河湿地公园
特产和民俗:白家包子、垛石驴肉、黄河泥塑、济阳鼓子秧歌、济阳酥鱼、小圈豆腐皮、黄河大米、济阳黑陶
莱芜区
下辖8个街道、7个镇,另有1个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8.26万,2023年GDP总量1030.2亿元。莱芜区是大汶口文化发源地之一、嬴姓发源地,是莱芜战役的发生地。位于济南市东南部,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牟汶河、赢汶河、方下河等贯穿全境,雪野水库坐落于此,境内水系发达,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属三市交汇地带,与章丘区、博山区(淄博市)、钢城区、新泰市(泰安市)、岱岳区(泰安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辛泰铁路、济莱高铁、瓦日铁路)公路(京沪高速、滨莱高速、莱泰高速、青兰高速)

莱芜区有“嬴牟故国”之称,秦朝时置嬴县,西汉时增设牟县、莱芜县(因莱芜谷得名),南北朝时莱芜县被拆分大部分地区属牟县,唐初并入博城县,武则天时复置莱芜县属鲁郡,金朝时因其冶炼行业的发达置莱芜监,属泰安州管辖。民国时期划入济南管辖,建国后划入济南、泰安,1983年改为县级莱芜市由泰安市代管,1992年升格为地级市,2018年撤销莱芜市划入济南市管辖,为济南市莱芜区。
主要景点:莱芜战役纪念馆、九龙大峡谷、棋山、齐鲁大峡谷
特产和民俗:莱芜炒鸡、陈楼糖瓜、莱芜白花丹参、莱芜烧饼、莱芜香肠
钢城区
下辖5个街道,总面积506.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74万,2023年GDP总量350.1亿元。钢城区是山东省重要的钢铁、能源基地,有粉末冶金之都的美誉,位于济南市东南端,三面环山,牟汶河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属山地丘陵地貌,煤、铁矿等资源丰富。属三市交汇地带,与莱芜区、博山区(淄博市)、沂源县(淄博市)、新泰市(泰安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济莱高铁、滨临高铁、、日瓦铁路、郭大铁路)公路(京沪高速、青兰高速)

钢城区因钢铁总厂得名,是一座能源城区,原属莱芜市管辖,1990年从莱芜市、新泰市、沂源县三地各拆分部分辖区组建钢城,1992年为钢城区,2018年随莱芜市共同划入济南市管辖,为济南市钢城区。
主要景点:牟国故城遗址、雪蓑大字碑、石湾子村、历山抗战旧址、新华翻砂厂旧址、莱芜朝阳洞、汪洋台、澜头村
特产和民俗:莱芜鸡腿葱、莱芜吉山黑鸡、莱芜黑兔
平阴县
下辖2个街道、6个镇,总面积827平方公里,总人口36.65万,2023年GDP总量281.2亿元。平阴县是阿胶的正宗原产地,位于济南市西南端、黄河东南岸、毗邻东平湖,地势中间高两边低,地势平坦开阔,支流偏少水资源分布不均,有铁矿、地热资源分布。属三市交汇地带,与长清区、肥城市(泰安市)、东平县(泰安市)、东阿县(聊城市)交界,和河南省濮阳市仅一地之隔。
过境交通线路:公路(青兰高速、济广高速、105/220国道)

平阴县古为东原的北面,东原砥平而得名。东汉时期初置平阴县属济北国,两晋南北朝时并入卢县,隋朝时在原来的旧址上置榆山县,隋炀帝时改称平阴县,唐朝时属郓州,金朝时属东平府,清朝时属泰安府。建国后属泰安专区,1959年划归济南市,后短暂划入菏泽,1961年划归泰安专区,1985年划入济南市管辖。
主要景点:圣母山、大寨山、玫瑰湖湿地、洪范池镇、翠屏山、东阿镇、扈泉
特产和民俗:平阴玫瑰、阿胶、平阴豆腐皮、梨丸子、圣井牛肉、范皮笤帚、《加鼓通》、跑旱船
商河县
下辖1个街道、11个镇,另设有1个开发区,总面积1162.9平方公里,总人口60多万,2023年GDP总量246.10亿元。商河县是济南市的北大门,位于济南市最北端、徒骇河西北侧,德惠新河、商河等贯穿全境,地势低平,油气、地热资源丰富。属三市交汇地带,与济阳区、临邑县(德州市)、乐陵市(德州市)、惠民县(滨州市)、阳信县(滨州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公路(京沪高速、商武高速、商高高速)机场(济南商河机场)

商河县古为春秋时期齐国麦丘邑,隋朝时因有滳水流经故名滳河县,北宋时期改为商河县。建国后属德州专署,1956年归属惠民专署,1958年商(河)、乐(陵)合并为商河县属聊城专署,1959年改属淄博专署,1961年复属德州专署,1990年划属济南市管辖。
主要景点:东信遗址、鲁北相府遗址、卢坊遗址、战国故城、梁王冢遗址
特产和民俗:商河鼓子秧歌、花鞭鼓舞、商河铁编